查看原文
其他

孩子跟谁睡,就是谁的孩子

女儿派 2023-11-22

  

作者:语不惜

朋友霞子说,昨天晚上儿子把她从床上赶了下来。说这话的时候,她眼眸里充满了忧伤。

霞子老公前段时间住院,自己又怀了二胎,心疼她的妈妈就把2岁半的儿子接回娘家照顾了。

三个月后,霞子和老公去娘家接儿子。看见儿子的那一刻,霞子眼泪都要下来了,她唤着儿子的乳名,想伸手抱一抱他,但儿子就跟没看见她一样,扭头就往屋里走。

一下午的时间,无论霞子怎么逗儿子,他都默不作声,甚至连声妈妈都没叫过。

到了晚上,孩子睡下后,霞子才蹑手蹑脚地上了床。

谁成想,还没等霞子躺下,儿子已经直挺挺地做起来了,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她,幽幽地说:“这是姥姥的床,我要和姥姥一起睡,你出去。”

姥姥赶过来,看着失和的母子俩,柔声对小外孙说:“怎么可以这样和妈妈说话呢?”

孩子一边慌乱地往姥姥怀里钻,一边呜咽着说:“他们都不要我了,我也不要和她一起睡!”

儿子盯着霞子日渐隆起的腹部,狠狠地说:“你走,你都不爱我了,我为什么要和你亲?”

图片来源:《告白》

听到这话,霞子心里五味杂陈,心内疚地揪成了一团,眼泪吧嗒吧嗒掉个不停。

很多时候,不论是空间上,还是心理上,我们渐渐感觉孩子和自己越来越不亲,自己越来越不懂孩子在想什么了。

但无论是哪种情况,当孩子不和你亲了,做父母的就要当心了。

01

缺少陪伴,让孩子愈行愈远

在《妈妈是超人3》中,我被黄圣依和安迪这对母子之间呈现出来的那种疏离感扎心了。

从先导片开始,这对母子就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:孩子和妈妈不亲。

和妈妈相处中,安迪是各种不舒服:

挑剔食物没有自己喜欢吃的;

嫌弃妈妈准备的早餐 “什么都少”;

拒绝妈妈给买新衣服“不要,我不要”;

拒绝牵妈妈的手;

拒绝拍照“我不拍,该你拍了”......

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说:“我不喜欢她陪我。”

这句话是两人之间问题的根本:不认同,没有归属感。

其实,安迪不和黄圣依亲是有原因的。安迪3个月大的时候就有奶奶照顾,这一带就是3年,为了他,奶奶甚至把游乐场、滑雪场都搬到了自己家里。

作家小巫说过一句话,“孩子和谁睡,就是谁的孩子”。

孩子是最简单最直接的,谁陪伴他的时间多,他就和谁亲。

综艺节目《变形记》,有孩子吐露心声说:“不想要钱,只想要父母在身边的陪伴。”

在孩子心里,再贵的玩具,再漂亮的衣服,都不及父母的陪伴;再会带孩子的爷爷奶奶,都比不上爸爸妈妈的陪伴。

其实,所谓陪伴孩子,也并不是说要我们24小时守在孩子身边。

陪伴孩子,不在时间长短,贵在用心,孩子需要的是爸爸妈妈100%的全身心的投入。

比如,制定专属于你和孩子的亲子时间,共读一本书,共同做个亲子游戏,一起去看场电影,甚至什么都不做,只是傻傻地在那陪着孩子看蚂蚁搬家、蜘蛛织网。

四川有位妈妈的做法很值得借鉴。

4年里,这位妈妈出差期间,坚持给孩子手写了100多封信,她虽然和儿子之间有着最远的距离,但却通过信件与孩子互动,给了孩子最近的陪伴。 

心理学家说,孩子幼年时期,是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,错过了这个关键期,很难再让孩子和父母变得亲近。

所以,趁一切还来得及,停下来,让自己慢一点,多给孩子一点时间,哪怕每天就那么十几分钟,也请全身心地陪伴孩子。

02

介入孩子的边界,是一种打扰

女儿3岁半的时候,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,和我不再像从前一样亲密。

每次我进入她的房间,她都很排斥,有时候我帮她收拾玩具时,她都会不高兴地说“妈妈,那是我的玩具”。

后来我才明白,我撞上了女儿的“占有敏感期”。

3-4岁的孩子到了占有敏感期,便强烈地感觉到了占有、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,并且对成人的“纠错”行为表现出反感和排斥心理。

我收拾屋子的时候,会把桌子上的芭比娃娃收到收纳盒里;会把散落在床中央的毛绒玩具贴着墙摆放到床头边上;会把桌子上堆积的绘本分门别类的码整齐放到书柜上......

而我这种“清洁工”的角色却让女儿分外反感,因为我不自觉地打破了她内心的那种秩序感,她觉得我破坏了她对物品的支配权,所以便用冷漠来回应我。

后来,我自己学了心理学才愈发地明白, 再小的人,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。

哪怕是很小的孩子,也要尊重他的独立意志,及对空间、对物品的所有权。

这是建立边界感的基础:只有他的边界获得了尊重,他才知道去尊重别人!

要想亲子关系破冰,请从尊重孩子的边界意识开始。

03

夫妻关系,是家的晴雨表 

父母间相处的行为,情绪,方式及家庭整体的环境,最直接的影响者就是孩子。

美国心理学家卡明斯认为,孩子会非常关注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,并以此来作为判断家庭环境是否安全的依据。

我一个朋友,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吵架,一吵架妈妈就知道哭,一边哭还一边骂她,说她是个拖油瓶,如果不是因为她,自己早就离婚了。

朋友说,虽然她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,但和谁都不亲,和谁都没有真心交流过。

长大后朋友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上班,和父母的情感联系越来越少。因为,她找不到家的认同感和安全感。

再优秀的教育方法,也抵不住给孩子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。

图片来源:《怦然心动》

黄磊一家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那般的相亲相爱。

黄磊曾经这样解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,他给两个女儿起的名字,一个是慈,一个是爱,他说把慈爱放在心里,这样的人生才会幸福。

素有“黄小厨”之称的他,是典型的居家好男人,他的微博就像浓缩版的“舌尖上的中国”,晒的都是美食。

在这样的一粥一饭间,黄磊把对妻子和孩子的爱都融进了食谱里。

世界上的幸福家庭都相同:

爸爸爱妈妈,爸爸妈妈爱孩子,然后孩子学会了如何去爱,最后变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,小手牵着大手一路温暖地向前走。

04

孩子突然和你不亲,可能真的长大了

孩子突然间不和你亲了,有时候不一定是坏事,它可能意味着我们的孩子长大了。

父母之爱子,有时候就是一场渐渐分离的过程。

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,父母要学会和孩子一起长大,不要怕,更不用失落,大胆放手,去接纳和祝福孩子的成长。

胡可在微博上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件事情。

自己去学校送东西,看到儿子后,兴奋的和他打招呼,原本以为儿子会很惊喜。

令她意外的是,儿子只是漠然地点了下头从她身边走过了。

一瞬间,胡可觉得儿子长大了,不再是那个冲她撒娇的孩子了。

龙应台在《目送》中写道:

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

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:不必追。

成长是个必然规律,愿我们都做好心理准备。

当那个小小少年,有一天,背对着你愈行愈远,不再找你求抱抱求亲亲的时候,请给他一个祝福,告诉他,加油,我的少年!

*作者:语不惜,自由撰稿人,家庭教育及心理学资深爱好者,专注分享婚姻、情感、育儿知识,理性思考,用心写文。本文来源于凯叔讲故事,如需授权请联系(ID:kaishujianggushi)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